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

臺灣史蹟生態遊學-9/11台北城北門文史走讀


【台北城北門文史走讀-9/11週一下午1點半北門口集合】
中山社大北臺文史生態半天戶外遊學課-吳智慶主講導覽
北門城樓-鐵道部-清代火車北門站-河溝頭〈開放免費旁聽〉
台北設府建城,是台北市發展史上一大事,也成台灣建省後擔任全台最高行政中心延續至今。台北盆地昔大佳臘地,凱達格蘭族平埔社,居河岸漁獵遊耕生活。清朝康熙年間漢移民渡台開拓,在淡水河上東岸艋舺建基蕃薯市立商街,才逐漸擴大發展。雍正年間設堡,咸豐年間增設大稻埕商街,促進國際商易。光緒元年兩大商街間背面大佳臘洋設台北府建城,並晉升建省省會。日本佔領台灣總督行政中心設城內,台灣光復後,發展至今成台灣行政首都,國際聞名的台北市都會。
同治後期日軍攻打南台灣恆春牡丹社,清國深感海外的台灣遭受外國列強窺奪之危。除加強軍備,定議光緒元年(1875年)將大加蚋堡鄉行政地位升格三級,設置台北府。挑選在艋舺及大稻埕兩大市集間背地的大加蚋洋田地上建台北府城。當時城內設知府衙門巡撫衙門考場,後來還增立為台灣即將建省而設的布政使司等。
    台北城在光緒十年(西元1884年)時完工,是台灣唯一的長方形城池,城牆周圍一千五百零六丈(4518公尺),東西城牆各長四百一十二丈(1236公尺),南城牆長三百四十二丈(1026公尺),北城牆長三百四十丈(1020公尺),城牆高18尺(5.4公尺),厚12尺(3.6公尺)。台北城的城牆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,中間倒進砂土,再用工具舂實;黏石塊所用的灰,是熟糯米加紅糖、石灰加成的,乾了以後,非常堅固,城牆上面還可以通行人馬呢!
光緒10年(1884年)清法戰爭在基隆開打,並擴及到淡水海口,促進台灣巡撫劉銘傳來台北督軍長駐。臺北府城以北門為主城門,其正式名稱為「承恩門」,乃取其遙望北京方向,承受皇恩之意。該城門外之道路通往士林、北投、淡水方向,建築樣式為台灣城郭建築中少見的碉堡型建法,且具備城堞與槍孔。城門前本有引自河溝口的護城河,於建城過程之中,建材經由淡水河再接護城河以水運之方式到達施工處所。
整座城門有如封閉的碉堡,牆身和屋頂連成一氣。城樓正反面各有12方的窗洞,以供防禦和監視,但面對城外的方形窗洞開口極長,凡是夜半遲歸者,必須由「吊城」方式,由守城兵士以竹籃子吊上去,方得進城。如果有緊急事故,也可由這裡出入。該城是台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,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,面積僅次臺南府城,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。

戰事平息後任職數年間,為台北城開設發電場,供應照明電燈。遊說各省商人到城內設行號興街,督建由台北北門口外至基隆的台灣第一條火車鐵道。也建南下線鐵道,沿繞大稻埕外圍,搭建跨越淡水河的台北大橋,通行火車經三重,新莊、桃園至新竹。